学院首页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忠诚表白,为了阿米尔,哈桑愿意做千千万万的事情。——《追风筝的人》

和日丽,春暖花开,3月26日下午,浙江财经大学第二十九期“思齐”悦读会在人文与传播学院楼403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外国语学院邱瑜毅副教授主讲,袁慧兰老师主持,刘财国老师以及十几位同学参加。

在读书会开始前,袁慧兰老师先对《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做了简单介绍,她提到,书中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一些人性层面较为深刻的问题,非常值得大家探讨。沿着袁老师的思路,邱瑜毅老师向大家抛出问题:“当我们看一本书时,我们在看什么?”也许是其中的思想逻辑,人物的行为动机,又或是人物之间的各种情感。以《追风筝的人》为例,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关注起哈桑和阿米尔之间的友情、还有阿米尔与父亲之间的亲情等等,文学作品中的真挚情感是极其吸引人的。除了这些,更深入点,我们或许还会看一本书的思想主题。一部优秀的作品,它的主题通常是多元的,在这个层面上,《追风筝的人》兼具宏观与微观视角,既宣扬了反战的思想,又更深刻地描写了人性的救赎

要读懂一本书,切入视角很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结合作者的出生和文化背景进行阅读,因而,我们就能更加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人物、为什么设置这样的情节。《追风筝的人》在2003年出版,在此之前,美国刚经历“9·11”事件,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对阿富汗的感官恐怕都深刻地停留在那天的悲剧上,尽管与此无关,但阿富汗民众却无可避免地被周围人用看“恐怖分子”的有色眼光笼罩,卡勒德·胡赛尼写下这本书也是从这样一个民族主义出发,他要为他的民族辩白。

而在西方世界建立的文化霸权统治下,阿富汗的民族文化显然处于被排斥的最边缘地带,这样的一本小说要怎样才能很快的被主流文化所接受?邱瑜毅老师解释道,首先在叙事手法上要具有故事性,这体现在作者采用普世通俗的核心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为迎合主流文化,小说不自觉流露出对西方文明世界的一种崇尚,甚至可以说有些“谄媚”。同时,在视角选择上也需巧妙,小说选择了阿米尔这个二代移民作为第一视角。他眼中的世界既有故乡阿富汗的民族特点,又有后来移民国家——美国的文化特征,具有旁观性。除此之外,小说在意向引申上也极具有丰富性,追风筝是阿富汗独有的传统民俗,而飘飞的风筝又联系着阿米尔与父亲的亲情,还有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最后,就人物塑造上具有对照性,邱老师也举了几个例子……

在邱瑜毅老师一番讲解之后,同学们也踊跃交流,参与讨论环节。

23新传2班的罗奕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正如邱老师说的,文字是富有力量的。作者的文字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尤其描写的阿米尔找到拉辛汗之后第一次见到哈桑与索拉博的合照,让我为之动容。”邱瑜毅老师对此十分认同,小说能吸引大家,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中的普世情感,从而容易与大家产生共鸣。

22文学2班的的高祖瑞同学提到:“本次读书会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讲的小说文本视角的‘旁观性’。书中通过阿米尔的第一视角来展现,在追风筝的比赛中,哈桑在去帮阿米尔捡风筝的途中遭到了欺负,而阿米尔只是在一旁默默‘旁观’。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的《祥林嫂》、《祝福》,以第一视角来旁观人物的生活,达到了一种‘我没说’却又‘说之一切的微妙效果’。”对此,邱老师也表达了肯定:“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复杂的,哈桑是具有符号性的,他代表着阿富汗整个民族的一种精神,在这里,我们更应该把他看作一群人的象征。

活动的最后,邱瑜毅老师还向我们推荐了几本书籍,比如莫言的《生死疲劳》、余华的《第七天》、许燕吉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等等。袁慧兰老师勉励大家:“专业背景与喜爱的书籍也许不完全相同,每个人的关注点也不一样,人到了一个年纪,需求也会不一样,同学们现在都是青年人,应该多读书,开卷有益。希望大家能通过读书,积聚人生的才智,与书籍作伴。



(撰稿:李雅菲  初审:刘财国  终审:袁慧兰)

上一篇:喜报丨我院付伊老师获批2023年度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项目

下一篇:人文与传播学院召开2023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考评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