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11月4日,我院在7号楼407会议室举办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和经验分享会,会议由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毋丹主持,此次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吴赟教授、本院吴小萱和虞越溪两位青年教师做经验分享,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预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的专任教师以及其他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毋丹汇报了学院、学校以往国社科申报以及立项情况,分享了每年各类项目的申报时间和申报技巧,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切勿气馁。

随后,吴小萱、虞越溪以及吴赟教授依次做经验分享,吴小萱老师以自身国社科申报活页为例,强调了国社科申报过程中选题的重要性,在她看来,选题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课题是否能够被通讯专家认可。其次框架结构是核心,她建议框架思路不要写成目录,应以博论摘要的方式论述,讲求学理性,非要点式,同时各章节间应存在内部和前后次序上的深层逻辑关联,充分说明细节问题。虞越溪老师主要聚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书稿修改、申报书撰写、流程安排建议等三个方面具体分享了相关经验,虞老师强调了书稿修改的比例以及书稿辅文的重要性,从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学术创新、学术价值等几个方面说明了申报书撰写需注意的要点。吴赟教授立足自身申报国社科经验,从选题、申报学科、申报内容的规范化、参考文献和前期成果的遴选等方面展开了分享,他建议大家可以准备备选选题,根据评审专家意见,选择最佳选题,同时建议大家可以进行交叉学科申报。此外三位老师都强调了前期有规划的准备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整理博士和博士后期间成果,申报低级别课题和发表相关论文等,为申报国社科积累一定的前期成果基础。

此次国社科申报动员和分享会,使在场老师收获良多,希望老师们能够统筹规划、精心打磨申报书,为申报新一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做好充足准备。

下一篇:讲座回顾| 王占华:从AI的误译看语际语言学研究新课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