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1976年生,博士、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交流、乡村文化产业等。
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一、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6-20世纪初汉字西方传播研究”(15BYY051),2020年结项。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26)“汉字发展通史”子课题“汉字域外传播研究”,排名第二,2019年结项。
3.主持省级社科项目“面向东南亚的孔子学院建设研究”(11FYY017),2014年结项。
4.主持杭州市哲社重点项目“基于传教士文献的汉字西方传播研究”( A14YY02),2015年结项。
二、横向课题
主持“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青年乡村营造河南省乡村空间和文创设计项目,到账经费293万元。另有安吉等其他横向课题,经费一百余万元。
三、著作
1.专著:马若瑟《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文言虚字对比研究,语文出版社,2016年6月。
2.编著:《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专项赛优秀成果集》,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1年。
四、领导批示
根据国家社科项目研究成果撰写的《建议在一带一路中充分发挥杭州文化中的欧洲因素》获时任省委常委批示,2020年。
五、代表性论文
1.清代传教士马若瑟有关汉语判断句式的研究,古汉语研究,2015(1),一级B类。
2.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汉语札记》中的标记理论,澳门语言学刊,2014(1);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2015(3),一级B类。
3.《马氏文通》中关于词缀的术语——“助语”,《汉语史学报》(第1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2014(10),一级B类。
4.马若瑟《汉语札记》中的语法化、词汇化意识——以“以”的研究为例,汉语学习,2015(1)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2015(8),一级B类。
5.《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语气词“也”对比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3),二级A类。
6.《汉语拼音的创新使用让大学生乡村创意活动更多彩》,《语言战略研究》,2023(5),二级A类。
六、教学成果
连续两次以主要成员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