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14时,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发胜应我院邀请在7号学院楼404会议室作题为“普遍联系: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重要哲学基石及其实践价值”的学术讲座。我院胡文财副教授主持讲座,2023级、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全体硕士生及学院教师到场聆听、学习。
讲座伊始,喻发胜教授从自己的三篇文章种概述了“联接力”与“传联”,引出今日主题:普遍联系。以手机和降雨量等例子作比,指出“普遍联系在我们每个人手上”。在哲学原理的框架下,从时间维度的演进探讨了“普遍联系”的学术发展历史。

接着,喻发胜教授讲述了普遍联系在文化世界里面的四次革命,分别是语言联系、器物联系、能量联系。随后从新闻起源、新闻定义和新闻价值指出“普遍联系”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范式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喻发胜教授讲述道:“新闻价值首先满足的绝非社会与公众“对新闻的需求”,而是传者的“传播需求”——传者“为何传播”“传播什么”及“怎么传播。”
此外,喻发胜教授还关注了“普遍联系”的对当代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他提到,“联系革命”导致的社会变革、媒介进化引发的传媒变局、新闻实践的“范式”转型都可以从“普遍联系”中获得答案。他还邀请了我院冯瑜培同学朗读他获得第八届(2019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时的获奖感言,同时他作为“方舱医院”的首位概念提出者,向莘莘学子展现了作为学者的责任感与前瞻性。

在喻发胜教授生动有趣的演讲后,我院学生就新闻价值的重定义对于从业者的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研究实践的启示、“普遍联系”对人工智能理论和实践上带来的变化、“普遍联系”的研究视角等提出问题,关于学生们的提问,喻发胜教授也耐心倾听,并一一细节做了解答。

最后,主持人胡文财副教授总结道,喻发胜教授不光理论洞察力很强,而且是富有生活情趣的一个人。整个讲座大开大合,它不局限在新闻学的方面,更有宏大的跨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