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4月25日下午,暮春时分,淡云往来,人文与传播学院第二十二期心理“悦”读会在7号楼415举办。本次阅读会由熊啸老师主讲,袁慧兰老师、马羚凯老师以及余名同学携着千年前古人的沉思齐聚一堂,共同鉴赏古诗韵趣,分享生活点滴。

    此次读书会从时光短暂、离别送行和深闺愁怨三个专题出发,带领大家走进诗歌的多彩世界

    “时光短暂”专题从《枯鱼过河泣》这首小诗开始。熊啸老师为我们做了更专业的读:所谓“枯鱼”并非干枯的鱼尸,而是晒干的咸鱼,“过河”也并非咸鱼再入河,而可能是咸鱼被担着,再次路过这条河,为自己先前的不谨慎而泣。“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它写信给其他的鱼,告诉他们出入要谨慎。这其实也体现了汉代诗歌的一个特点——劝诫,告诉人们要居安思危。熊老师还引入了中西方文学的对比,相较于西方侧重审美的感受和心灵的觉知,中国过去的文学更强调对国家、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而在《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中,我们则一起探讨了现代人与汉代人不同的时间观念。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千岁的忧愁被平均分配在几十年的生命阶段中,在这样的愁闷下,汉代诗人得出了答案——秉烛夜游。这是他们与宿命的对抗。

    “离别送行”主题则由《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一诗开始,“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与草木们的故事,亲手种植的一草一木永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正如文本中“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以木为信物赠予离人,以表思念。而《红豆》中也有着相似的表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赠物正是古人表达相思与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本次读诗会选取的《李陵录别诗》中的三首更是极尽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情。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对分别时物理距离的感知极大减弱;但也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网络聊天时的心理距离感却反而更加显著。或许现代人真正的离别不是送行,而是断联。

    畅聊完了离别送行诗,熊啸老师引领我们进入古诗十九首中的深闺愁怨部分。赏析崔国辅的《古意》时,同学们将该诗与李白的《玉阶怨》进行对比,大家围绕“不忍见秋月”和“玲珑望秋月”哪个更好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李白的“望秋月”略胜一筹,认为其更有意象美,蕴含着一种“执着坚强”的意志,另一些同学认为,崔国辅的“不忍见秋月”更为绝妙,一句“不忍”更显思妇情切……于是熊啸老师借同学们的想法向我们娓娓道来思妇的心绪——倘若心中没有残存的希望,便不会夜半冒着风雪清扫黄金阶,而放下窗帘弹奏箜篌不肯看秋月一眼也流露出她无法承受思念的苦痛。最终他总结道:“是否望秋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重要的是如何在平淡的人生中过出自己的意义。”相同地,在《闺怨》一诗之中,思妇之情也被体现得淋漓。正如袁慧兰老师说的:“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少女转变成少妇的过程”,少女“忽见陌头杨柳色”,题眼一个“忽”字点出了中心,“丈夫如果一直不回来,我该怎么办?”这样的念头在她的思绪中盘转,全诗急转直下,将少女立场的“不知愁”迅速转变为少妇立场的“悔”意。经过学习与讨论,我们也明白了“珍惜当下美好,无论如何过好每一天”的人生哲理。

    临近读书会的末尾,熊啸老师希望同学们要摒弃对诗歌的功利性学习,带着感悟读诗,我们或许能获得更多心灵方面的收获。马羚凯老师希望我们可以将诗词融入生活,让诗词伴随我们成长。最后,袁慧兰老师着重谈了诗词文化对我们的“美”的 熏陶的重要性,她指出“诗歌之心”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成为我们未来道路上的重要精神力量。此次诗歌分享在师生们的讨论声中落下帷幕。

    在老师们的带动和感染下,同学们也纷纷开始自己与诗歌的故事寻踪:

这诗歌读书会,让我对诗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如何更好地解读诗。熊老师多次强调读诗最好是联系上个人能感悟和经历。让诗融入我们的生活,感受到其中的美。

——21文学1班 金伊磊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对诗歌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老师讲解的内容很亲切,不是死板的教授,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一起探讨切磋真的很有意思!

——22信管2班 张紫晴

乐府诗可读可唱,汉人常以诗歌发人生之短暂,时光之不济之感慨,汉末战争更加剧这一情怀,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知识点的了解,而且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真情的碰撞。

——22文学3班 黄渝清



上一篇:【主题教育进行时】倾听心声 凝聚力量 共话发展——我院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下一篇:人文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开展“望山见水,自然相伴”主题素质拓展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