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浙江财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本专业的学生需要自信、踏实地学习汉语言文学、国学经典、创意写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从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文论、美学作品的系统阅读和鉴赏中,体验和理解爱的情怀与信仰的力量,涵养和提升美的眼光与思辨的头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继续深造,或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文化宣传管理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主要对象为:汉语和中外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的核心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文艺美学》《国学通论》《中国文学批评史》《逻辑学》《西方文论》等。

二、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爱的情怀+信仰的力量+美的眼光+思辨的头脑

、汉语言文学究竟该怎么学呢?

第一、自信地学。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是最有用的学问之一。因为它不仅关涉灵魂的净化、境界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而且对于净化世道人心,对于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第二、踏实地学。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不仅能够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文论、美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中,体验和理解爱的情怀与信仰的力量,而且能够培养起美的眼光与思辨的头脑。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从2002年招生本科生以来,一直秉承“本色+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在坚持“立足本色”的同时,不断探索和调整“发展特色”的基本路向,构建出“国学经典+创意写作”两大专业发展方向,形成了“省一流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点”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

1、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五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其中,汉语言文字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是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是校级重点学科。

2、凝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身特色,强化原典精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国学经典”方向,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同时面向社会经济,依托学校财经特色优势,强化“创意写作”和文化创意能力培养,鼓励辅修第二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人才。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出国率高达三分之一

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出国率屡创新高,以201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共有毕业生35人,考研出国人数达到12人,升学率达到34.2%。

2018届汉语言文学考上研究生名单

、汉语言文学:使人成为“审美的人”

1978年我国正式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弹指一挥间,40周年过去了,今天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虽然较以前丰富了许多,然而有些人仍然觉得不快乐、不幸福,反倒出现各种精神焦虑的不良状况。这恐怕与他们对于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精神生活之于人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自觉认识有很大的关联。在我们看来,精神生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核心问题。当代大学生应在如沐春风的文学艺术的情感世界里遨游,在如坐化雨的文学艺术的审美陶冶中沉醉,也应在饱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的价值世界里沉思,在心灵的震撼而非单纯的感觉的快适中让情操得以升华。因此,汉语言学最大的“无用之用”就是按照美的理想和信念来塑造人的心灵,使人从“感性的人”提升为“理性的人”最终成为“审美的人”。

为此,中文专业教育在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的设计上,全系教师都能自觉做到积极借鉴“人是目的”的教育学的基本观念、宗旨和精神,在专业教学中不仅让我校大学生在审美的、情感的文学艺术世界中获得潜移默化的“优美”的体验,而且让其在理想信念的鼓舞下获得心灵的震撼并对“崇高”产生油然而生的向往。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针对全校和我院学生开设的《经典阅读(1)》《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类必修课,我系的授课教师都十分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功用。因为在老师们看来,“优美”和“崇高”意义上的审美,对于人来说都并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像阳光雨露、布帛菽粟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一个人在其成长道路上,要是缺乏这两种“美”的基本形态的熏陶,他的人格就不健全甚至可能是扭曲的。所以,授课老师们无论是在给我校大学生讲解与文学作品有关的作家的生平传记,还是对作品进行文本的细读,抑或是进行文学鉴赏和批评,都能力图做到在“优美”“崇高”的有机结合下,或直接或间接地将“美”的教育贯彻落实下去,从而培养学生从“感性的人”(自然人)提升为“理性的人”(文化人)和“审美的人”(境界人)。

   

针对我院学生开设的《文学概论》《文艺美学》《逻辑学》等课,授课老师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的交流、沟通和对话中,都能以“审美的人”的培养为最高旨归的指引下,以一颗爽朗乐观地心态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以坚毅刚强的情怀去倡导和坚守“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因为授课老师始终坚信,现代大学教育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人,首先看重和强调的是:通过大学的教育,去培养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格风范的“审美的人”,而不是一味地以功利目的、以财富人生为价值取向的成功论意义上“单向度”的人。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上,老师们试图通过具体文学理论文本的解读,在讲清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来龙去脉的同时,着力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学科前沿问题;在《逻辑学》《文艺美学》等课程的教学上,授课教师通过对基本逻辑学知识和对文艺作品审美特质的解读,力图完善当代大学生较为缺乏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不仅为他们将来的毕业论文撰写,公务员考试等打下扎实的基础,更为他们将来在收获物质成功的同时不忘追求人生的诗意和诗意的人生,定下雅致的基调。

                   

在《戏曲鉴赏》《古代文论》《西方文论》《苏轼研究》《港台文学专题》等课上,各位教师通过各种办法在教学中既体现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更是将作为“审美的人”的培养这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旨归落在实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商品概念深入人心,有的人将文学艺术视同为物质产品和消费品,无视其审美特性和精神担当,与此对应,一些创作者在凭借“低俗、庸俗、媚俗”的作品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把一部分读者、观众引向唯求感官陶醉、丧失自我意识及社会情怀的沉沦状态,这些现象亟待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加以严肃的批评和深刻反思。这就充分说明,正确认识“美”(以“优美”“崇高”为基本形态)、坚守文艺的审美属性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

下一篇:学院分工会举办首届怀旧迎新文化主题沙龙活动“梦回民国”模仿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