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蝉鸣里重温笑泪交织的岁月,在青春的站台珍存年少与热忱。5月10日晚18:30,人文与传播学院于普华大剧院举办“踏歌行吟,云帆寄海”2025届毕业生毕业晚会。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罗金艳、副院长林香娥、党委副书记袁慧兰、副院长毋丹,人文与传播学院周保欣老师、吴智斌老师、崔霞老师、李漪老师、赵文源老师、铁徽老师、王阿蒙老师、王彬老师、徐键老师、虞越溪老师、苏浩老师、季诚浩老师、胡梦颖老师、方雪老师、林泽宇老师、李坤老师、张梅霞老师,辅导员万秋萌老师、李惠惠老师、陈琛老师、刘财国老师、徐沛村老师,以及2025届全体毕业生出席本次晚会。
当毕业的钟声敲响,青春的故事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TNT校街舞队以舞曲《Talk that Talk》,诠释属于他们的热血与深情,感受青春跃动的脉搏。

师恩难忘纪念视频
三尺讲台育桃李,老师们在栀子花香毕业季为毕业生们录制了祝福视频,以光影为笔,视频书写了毕业生与师长之间的深厚情谊,为大学生活画上温暖的句点。愿2025届毕业生带着师长的嘱托,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华。
周保欣教授致辞
六月蝉鸣话别离,殷殷嘱托寄深情。毕业季,栀子花的芬芳里浸润着青春的眷恋与离别的思绪。人文学院周保欣教授首先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并献上最诚挚的祝愿。在临别之际,周教授以师者的深情与智者的洞见,为毕业生们送上了关怀备至的五句话:
第一,利“有”而用“无”:如何看待你们的专业?
第二,开发“三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文化生命。
第三,世事复杂,大道至简,以简单御复杂。
第四,律人易,律己难,万事以律己为先。
第五,重视合作,此为成功的王道。

“春蚕吐丝丝成帛,锦上添花花满园”, 2025届本科生毕业生代表王奕可向辛勤培育的恩师、并肩奋斗的同窗,以及承载青春记忆的浙财校园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将这四年光华,折成一只载满思念的纸船,放入学涯湖温柔的波光里。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2025届研究生代表汪海燕,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样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深切祝愿,希望各位毕业生们能够书写似锦前程,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

优秀毕业生表彰仪式
数载春秋,笔墨为舟。2025届人文学子们以思想为帆,以才情为桨,在求知的海洋里破浪前行。他们用严谨的学术态度诠释人文精神,以创新的实践成果展现传播力量,在浙财的沃土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我院有18位同学被拟推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有38位同学被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生”,同样,截至目前有61位同学斩获了国内外研究生的录取通知。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整个集体的骄傲。



晚会上,学院特别为获得省级、校级荣誉及斩获offer的优秀毕业生举行表彰仪式。这些耀眼的成绩不是终点,而是人生新篇章的起点。愿所有2025届人文毕业生带着母校的期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属于他们的时代华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学生涯转瞬即逝,而师恩没齿难忘。
四年前,于学涯湖畔,2021级新生代表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亲手将拜师帖递至新生班主任手中,开启一段师生缘分;四年后,我院毕业生代表带着沉甸甸的学习成果,再次将谢师帖献至班主任手上,感恩各位老师们的倾囊相授。听学子,述胸中锦绣,而学子情深,师者意重,赵文源老师也对学子们进行了训示。师生执手话别,倾诉离情,互勉未来,合影存念。


第二篇章:撷光拾忆
不同于往届,本次我院精心筹备了惊喜环节,由很多曾经向学长学姐请教过问题的学弟学妹们,在这离别之际,亲口对毕业生们说几句感谢,无论是平时的细心照料,无所不言,还是我院坚持15年的学生成长项目——成长伙伴搭建的桥梁,都让温暖在不同年级间传递,也为这场毕业盛会增添了意义非凡的一笔。

从立春的生机到冬至的蕴藏,一步一韵,一袖一礼,将古典美学与现代创意完美结合。本次走秀既展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传递出师生对毕业季的独特诠释——如节气更迭般,告别不是终点,而是生命新篇的开始。
毋丹老师与潘怡娜同学对戏曲《牡丹亭·惊梦》进行了精彩演绎。他们以精湛的唱腔和细腻的身段,将杜丽娘"游园惊梦"的唯美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歌曲串烧/民乐串烧
由李政男,袁艺,钱子豪三位同学带来歌曲串烧《违背的青春》《天黑黑》《快乐崇拜》凭歌声珍藏美好回忆。

民乐串烧《芳华国乐》婉转动听,让我们感受到沉淀在中华大地上的旋律,以及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复杂的情感。

由李坤老师、万秋萌老师为我们带来歌曲串烧《恋爱ing》《你要跳舞吗》,活力四射带给我们音乐的热浪。


魔术表演
我院魔术社带来的魔术表演《别鸽我》将晚会推向高潮。表演者以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编排,为师生们呈现了魔幻的视觉盛宴。

歌曲大合唱
最后,师生大合唱《像你这样的朋友》,学业的探讨、答辩时的鼓励全藏进旋律,用歌声解锁亦师亦友的大学时光,让这份双向奔赴的情谊,成为青春最滚烫的勋章。
六月总交织着欢乐与骊歌,师长的箴言、同窗的絮语,皆化作行囊里的星光,照亮远行的长路。回眸,人文数载的画卷正轻轻收卷;展望,人生新篇的华章已娓娓展开。此去关山万里,然文脉相承,浙财人文的精神底色永不褪色。纵相距天涯,唯恒心不变,他日重逢,仍是少年。
